制定工厂车间的空气采样方案需结合环境监测目标(如污染物类型、职业健康标准)、车间特点(面积、通风、工艺)及 法规要求(如OSHA、GBZ 2.1等)。以下是系统化的制定步骤和关键要点:
一、明确采样目的
监测类型
职业卫生:检测有毒有害物质(粉尘、VOCs、重金属等)是否符合 职业接触限值(OELs)。
环境安全:监测可燃性气体(如甲烷)、氧气浓度,预防爆炸或窒息风险。
工艺控制:评估生产过程中挥发性物质(如溶剂)的逸散情况。
法规依据
国内:参照《GBZ 159-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》。
国际:如OSHA 29 CFR 1910(美国)、EU REACH(欧盟)。
二、识别目标污染物
来源分析
焊接区:重点关注金属粉尘、臭氧。
喷涂车间:监测VOCs(如二甲苯)和漆雾。
仓储区:检测可燃气体(如乙醇蒸气)。
三、采样点布设原则
代表性位置
固定点采样:在工人操作位(呼吸带高度,1.5m)、污染源下风向。
区域采样:车间对角线或网格法布点(每100㎡至少3个点)。
动态调整
高流动性岗位:采用个体采样(佩戴式采样泵)。
间歇性污染:在工艺峰值时段采样(如喷涂作业开始后30分钟)。
四、采样方法与设备
主动采样(需泵吸)
滤膜法:用于颗粒物(如PM2.5、石棉),流量常设1-3L/min。
吸附管法:VOCs采样(如Tenax管),流量0.1-0.5L/min。
被动采样(扩散式)
适用于长期监测(如8小时TWA),无需电源,但精度较低。
直读仪器
PID检测仪:实时VOCs浓度(如ppb级)。
激光粉尘仪:PM10/PM2.5在线监测。
五、采样频率与时长
常规监测
短时间接触浓度(STEL):15分钟采样,每季度1次。
时间加权平均浓度(TWA):8小时连续采样,每年至少1次。
特殊情况
新设备投产、工艺变更时需增加频次。
投诉或事故后:立即采样并保留证据。
六、质量控制措施
校准
采样泵流量校准(使用皂膜流量计,误差≤5%)。
直读仪器每日用标准气体标定。
空白样
每批次采样带10%现场空白(排除运输污染)。
保存与运输
吸附管需密封避光,4℃保存,24小时内送检。
七、数据分析与行动限值
结果比对
对照《GBZ 2.1-2019》的MAC(ZUI高容许浓度)或PC-TWA(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)。
超标处理
立即停工排查污染源(如泄漏点)。
加强局部通风或升级防护设备(如安装吸风罩)。
八、文档记录与改进
采样报告内容
采样点地图、检测数据、仪器编号、气象条件(温湿度)。
持续改进
建立历史数据库,分析趋势,优化采样方案。
示例方案(喷漆车间)
目标污染物:二甲苯(PC-TWA 50mg/m³)、漆雾(总尘限值8mg/m³)。
采样点:喷枪操作位(呼吸带)、晾干区。
方法:活性炭管采集VOCs(流量0.2L/min,4小时),滤膜称重法测漆雾。
频率:每季度1次,夏季(高温期)增至每月1次。
通过系统化设计,可确保采样数据真实反映工人暴露风险,为职业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。
24小时为您服务,解决您的需求分享您的疑惑,让您无后顾之忧!
![]() | 电话:021-51090861 邮箱:office@jldqyfu.com 传真:021-37560538 邮编:210040 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航南公路6400号第2幢三楼 |
一起携手,以创新技术,消除火患,共筑社会安全。诚招代理共创未来!